在我们的小康文化之中,消费这个概念决不陌生。消费乃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正在以其不可抗拒的魔力,向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渗透,给自身创造了一个神话。这是一个怎样的神话?神话的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控制力量?它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怎样的后果?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其神话与结构》正是瞄准了消费社会这个神话,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
让·波德里亚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蜚声西方学界。他的《物的符号体系》、《生产的镜子》、《仿真与拟象》、《论诱惑》等一系列的作品,都建立在他对当代世界符号与消费这两个涉及人类存在的重大主题的深刻而独特的思考之上。他的《消费社会》,更被称为“是对当代社会学的一大贡献”(梅耶语),堪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相提并论。
在波德里亚看来,传统的工业化社会是生产的社会,而当代则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有一系列不同于生产社会的结构特征。在他看来:“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见《物的符号体系》结论)在生产的社会中,消费行为是依据人的真实需求作出的;但波德里亚发现,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没有关系,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能指,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进而使消费成为非理性的狂欢。当人类被物的世界和占有欲望所左右,当我们整个文化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失去灵魂的时刻,就不得不去重新审视与评价当今消费社会这个神话的功过了!
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行为,它所起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享受功能。在波德里亚看来,它是一个系统,是一种道德,是一种沟通体系,是一种交换结构。它所起的,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功能。人类一旦陷入对物的顶礼膜拜之中,就有可能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当大众传媒推波助澜,把消费当作人类的一种根本存在的目的时,消费所起作用,必定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毁灭。当今消费观解放了人的欲望,看似是一场“人文革命”,但若消费走向了极端,导致的将是人类的“异化”。
波德里亚从“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性与休闲”三个方面,揭示了消费之神话的产生原因与过程,分析了消费社会的深层结构。波德里亚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特别关注商品的符号性质。我们所消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他的这个理论和德波“景观社会”的理论互相呼应,揭示了商品在消费社会的功能。他认为,大众传媒在消费社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书中,它剥去了传媒参与建造的这个神话的层层美丽的面纱,把一个恶魔般的世界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贯穿《消费社会》的一个主题非常明确:“砸烂这个如果算上是猥亵的,但算得上物品丰盛的、并由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竭力支持着的恶魔般的世界,这个时时威胁着我们每一位的世界。”(见《消费社会》前言)。
波德里亚的话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我想,他要砸烂的不是物质世界,而是想要世人从虚幻的消费神话中醒来,摆脱温柔的富裕的陷阱,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不要丧失精神的自由和创造力。这对那些非理性的疯狂消费来说,不啻是一种“棒喝”!(作者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近期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